通海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十月二十三日正式施行

原创
浏览量

10月23日,《通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的通告》正式实施。即日起,在我县无论是本地产出或外地输入的食用农产品,都必须携带一张特殊的“身份证”——承诺达标合格证,方能进入重点交易市场及冷库销售。这项新规的实施,标志着我县食用农产品全面进入“带证上市、溯源管理”新阶段。

上午9时许,金山蔬菜批发市场内已是人头攒动,满载各类新鲜蔬菜的货车有序停靠,农户、收购商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市场内,由秀山街道金山社区设立的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点上,工作人员正为来往的农户和收购商详细讲解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填写规范及重要作用,一旁的电视大屏上,循环播放着宣传视频,生动讲解合格证如何为农产品“增值”、为消费者“护航”。

“前期我们把市场里涉及收菜的小贩,还有我们村组干部150多人,做了一个前期的培训。前几天,我们每个冷库,都有专人去宣传,包括农户我们也安排组上全部的入户去宣传,为了通海的蔬菜,能有个好品质,卖个好价钱。为此,我们金山社区也在这里建了一个党群服务站,方便群众在这里了解政策,然后把政策落实到位。合格证推行的第一天,我们会严格在市场里面管理这些收菜的商贩,做到每一户来交易的群众,都能承诺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才可以在市场里面交易。”秀山街道金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胡健说。

当天上午,在我县经营了27年冷库的刘畅华也迎来了一批新采收的蔬菜。与以往不同,他没有急着张罗工人卸货,而是请菜农拿出手机打开“易农证”小程序,调出已生成的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随后用自己的手机对准屏幕上的二维码轻轻一扫,几秒钟后,手机页面上清晰显示出这批蔬菜的产地、重量、承诺依据、承诺内容等关键信息。刘畅华逐一仔细核对无误后才确认收菜。

“以前没做农残送检,市场会随机抽检,有时候就会罚款,现在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大家把安全问题重视起来了,我们也从中受到保护,就尽量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也提高了通海蔬菜的质量。冷库负责人刘畅华说。

新政落地,监管同步跟进。当天,由我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检测检验所及第三方检测机构联合组成的多个抽检小组分批出发,分赴全县各大冷库,对交售蔬菜进行随机采样。这些样本将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更精确的检测,形成市场自查与监管部门监督抽检的双重保险,确保制度真正落地见效。

“我们每天会派出两名专业采样人员,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以及检测所老师的带领下,到通海各个乡镇以及各个乡镇的冷库上进行采样,“易农证”小程序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解答,以及指导使用。我们的采样人员会遵从采样的均衡性、随机性以及代表性原则,并对采样过程进行记录。然后所有采集的样品会带着唯一性的样品编号标识,进入到我们的实验室进行流转,检测结果全程记录,确保检测结果可以追溯。所有的检测结果以及报告我们会定时、定向地进行准确发放。现在实验室可以达到每日一千批次的快速检测,所有的结果都由当日进行报送、发放。云南三正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快检部经理程梦军说。

“我们现在在做的覆盖全县所有冷库的一个上门快检,采样完毕以后,我们就会集中到金山的实验室进行一个快检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就可以看到我们冷库到库蔬菜是否合格,这一举措最主要也是在流通环节,尤其是在外销环节上,把控蔬菜的品质是维护通海放心蔬菜品牌的重要举措。”通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陈运东说。

为确保新规落地见效,目前,县级包保单位与各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均已组成工作组,采取进冷库、入农户“一对一”宣讲形式,通过发放宣传册(单)、现场演示操作、解答实操疑问等方式,将政策要求与小程序操作规范,精准传递给每一位生产者、收购商和冷库经营者,让宣传推广无死角、无盲区,为新规顺畅施行筑牢基础。

从市场的宣传引导,到高效的快检服务,再到便捷的扫码入库和严格的监管抽查,新规实施首日,我县正通过这一张合格证,稳步构建起一个责任清晰、溯源便捷、监管有力的农产品质量治理新体系。这不仅为百姓的“菜篮子”安全加装了双重保险,更通过建立市场信任机制,为“通海蔬菜”这块金字招牌注入了更高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