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产业园区:发展优质生产力 园区经济稳中向好

原创
浏览量

近年来,云南通海产业园区始终坚守区域经济发展“主阵地”的核心定位,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构建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园区整体服务效能,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为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探索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作为西南地区钢管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云南友发方圆管业有限公司年产销规模超100万吨,产品覆盖西南、辐射全国,并出口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2024年工序叠加产能105万吨,销售61万吨,营业收入20个亿,税收1700万元。2025年1到6月份完成54万吨工序叠加产能,36万吨的销售任务,营业收入13个亿以上,2025年下半年预测应该是比上半年要好很多。“云南友发方圆管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温洪新说。

眼下,友发方圆新建年产100万吨高频直缝焊管生产线项目正加速推进。项目现场,186亩土地已完成平整,100余名工人与10多台机械同步作业,全力推进厂房建设。据悉,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将新建厂房2个、新增生产线6条,设计年产50万吨;一期投产后,友发方圆年产能将达190万吨,优质生产力再上新台阶。

“在整个项目开始期间,从我们的环评、安评到能评,园区、各级职能部门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 因为前期雨季,为了赶工期, 后期的任务会加大马力,然后尽快地完成, 预计到2026年的1月底完成建设投产。”云南友发方圆管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洪新说。

在园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弘盛铂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样表现亮眼。凭借强劲的创新科研能力,公司自运营以来已向市场投放200余种稀贵金属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国防工业、新能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标记显影环、三氯六氨合钌等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2022年7月运营至今累计营收达15亿元。

“铂铱标记显影环是我们公司经过团队自主研发10余年成功突破的一种产品, 它是应用在我们介入治疗手术当中的一个关键定位标记环。 之前一直依赖国外进口, 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两项发明专利授权,相关的产品已经供给下游的医疗器械厂商,可以实现铂铱标记显影环的国产进口替代。”云南弘盛铂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苏临辉说。

截至目前,弘盛铂业已完成53件专利申报,其中30件获授权。作为专注铂族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与新材料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下一步将聚焦半导体、电子信息、生物医疗高端材料开展技术攻关,持续推进进口替代,并建设稀贵金属循环利用项目,进一步壮大优质生产力。

如今,通海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128户,建成投产108户,“四上”企业60户。2025年1-8月,园区在库项目6个、新入库4个,累计完成投资1.8785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个;外出招商引资13 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8785亿元;新签约、落地项目各4个。

“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紧扣园区企业需求,以深入推进“6+6+5”工作体系为抓手,建立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发扬“店小二”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园区服务效能,积极协调研究解决企业建设发展和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通过精准落实系列助企纾困措施,今年1至8月完成营业收入86.56亿元,同比增速35.05%。”云南通海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李政说。

下一步,通海产业园区将坚定改革信心,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完善软硬环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方面推动装备制造、彩印包装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助力新能源新材料、有色稀贵金属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园区经济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