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云南通海鲜切花繁育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

原创
浏览量

云南通海鲜切花繁育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自开工以来稳步推进,目前取得阶段性突破——项目一期360余亩智能温室大棚种植区玫瑰长势喜人,其中130余亩已于9月中旬实现首批鲜花采收,高品质玫瑰主要出口俄罗斯,市场均价达每枝1元。

项目基地位于河西镇大偏山,连片智能温室大棚蔚为壮观。种植槽内采用无土栽培技术,雪山系列玫瑰枝条挺拔、花苞繁密,清雅花朵散发淡淡幽香;工人们熟练开展剪花、运花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我们在采收的是粉红雪山这个品种,它每天的产能在四万枝左右,我们用无土栽培的技术,使这个花的颜色也比较好,叶水也比较清秀,每一茬花每亩的产量现在能达到25000枝左右,现在这茬花可以持续采收到十月初。项目基地负责人李江说。

该项目由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成功盘活大偏山900余亩闲置土地,分两期规划建设种植区、育种区、新品种种植示范区及鲜切花加工区等功能板块。

“这个项目目前一期建设到了80%,大棚建设面积已经完成了360亩,接下来还在紧张有序的建设当中。我们一期将近有130亩已经进入投产期,这段时间正在采花,现目前我们吸引周边的村民前来务工,每天大概人数在70人左右。”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春富说。

目前,该项目正全力推进智能温室大棚配套设施的安装及调试作业,预计年底一期工程可全面完工。

“我们现在做的是风机的加温系统,还匹配内保温、内遮阳,还有高压迷雾,像那个小盒子,那个就是物联网的温控控制系统。通过这些设施的加持,整个大棚可以实现全程的自动化,下雨了会关窗,天气冷了会自己把温度提高起来。”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春富说。

项目整体建成后,将通过物联网实现智能控温控湿、水肥一体和自动灌溉,形成年产9000余万枝鲜切花的生产能力,打造集生产、教学、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花卉产业基地,有力提升通海花卉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