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传到产业 通海手工豆豉闯出大市场

原创
浏览量

豆豉,是刻在国人饮食记忆里的“下饭神器”,水豆豉的清爽、干豆豉的醇厚、油豆豉的香浓,各有风味。而在通海,当地人独辟蹊径,偏爱用豌豆制作豆豉——相较于常见的黄豆豆豉,豌豆制成的豆豉自带绵密沙软的口感,咀嚼间还透着一股独特的香糯。如今,通海滇南甲菜食品厂将这份“妈妈的味道”以古法传承,用手工技艺打造的麻辣豌豆豆豉,不仅守住了老味道,更闯出了一片亮眼的市场。

走进滇南甲菜食品厂的豆豉制作车间,浓郁的酱香与醇厚的麻辣味瞬间萦绕鼻尖,勾人食欲。操作台上,一盆盆经过充分发酵的酱豆泛着温润的光泽,散发着自然的豆香;制作人员正按照传承多年的比例,进行关键调味,这看似简单的调味环节,却是决定豆豉风味的关键,也正是这份“手工制作、配料纯粹”的坚持,让豆豉的醇厚口感得以最大程度保留。

“这个配方是我母亲传承给我的,到现在我们已经做了15年了。主要就是有细的辣椒面、盐巴、茴香籽,还有这个花椒面以及一些香辛料搅拌均匀之后呢,就可以拌了。”通海滇南甲菜食品厂负责人周莹说。

手工豆豉的美味,从来都离不开时间的沉淀与手艺的打磨。看似寻常的制作流程,每一步都藏着“匠心”:首先要将精选的豌豆浸泡12小时,让豆子充分吸收水分;随后经过4至5小时的慢火蒸煮,直至豌豆变得软烂;紧接着,便是最为关键的72小时“黄金发酵期”——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下,豌豆慢慢发酵出独特的酱香,这是机器生产难以复制的自然风味。发酵完成后,拌入调好的作料,再将酱豆一个个揉成大小均匀的圆球,最后裹上一层红艳鲜亮的辣椒面,一颗颗饱满诱人的麻辣豆豉便初现雏形,麻辣咸鲜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的原材料都是选用市面上最好的,然后每一个环节都是自己严格的把关,保证这个产品的质量,最主要的是我们家的豆豉,它是一个零添加的产品。”通海滇南甲菜食品厂负责人周莹说。

从豌豆泡发、蒸煮、发酵,到调味、揉制、晾晒,再到最后的打包封装,手工豆豉的制作要历经七道关键环节,耗时整整一周才能最终成型。这份慢工出细活的坚守,让豌豆豆豉的糯香与麻辣完美融合,恰是 许多人记忆里“小时候妈妈做的味道”。而这份对老味道的坚持,也让食品厂的规模不断扩大:从初创时每月仅能卖出200个豆豉,到如今月销量突破5000个,年产值更是超过30万元——小小的手工豆豉,不仅守住了通海的饮食传承,更演绎出“传统味道撬动大市场”的乡村振兴故事。

“我家的这麻辣豆豉,从2010年到现在已经有15年的时间了。然后一开始,从每一批货200个左右到现在,每个月能销5000、6000个。现在的这个产量是越来越大,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我们主要销往通海本地,然后就是一些昆明周边的这些城市。通海滇南甲菜食品厂负责人周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