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回信四周年 通海唱响团结幸福歌

原创
浏览量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的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时值回信四周年,我县各族干部群众重温字字千钧的殷切嘱托,依然心潮澎湃。大家深情表示,将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携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上午时分,古树环绕的里山乡大黑冲村上打马坎炊烟袅袅,大黑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忠义和村民围坐一起,逐字重读回信内容。谈笑间,总书记对边疆发展的关切与村民们的幸福生活图景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时代画卷。

“今天,我们在这里重读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时常牵挂着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与发展,我们倍感亲切,精神备受鼓舞,对我们之后的美好生活信心更足。大黑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忠义说。

李忠义这位扎根基层40年的老支书见证了大黑冲村的沧桑巨变。大黑冲是我县一个典型彝族村落,其中15户46名贫困人口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脱贫,自此全面进入乡村振兴阶段。近年来,大黑冲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传统产业升级+特色资源开发”的振兴路径,在发展烤烟、蔬菜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大力探索经果林产业,发展蜂糖李、柑橘、林下中草药种植,利用水资源优势打造矿泉水品牌,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1.6万元提高至2024年的20060元,村庄向美向绿而行,村民日子像甘蔗节节甜!

“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一天过得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欢乐。大黑冲村上打马坎村民李兰馨说。

“接下来,我们会更加的团结好我们各族人民,引领好我们全体村民,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建设我们美好家园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我们特色的一些文化,我们五山腔,更加发展优良传统的文化,打造好我们一些特色产业,比如烤烟、蔬菜以及林果业,最终利用好我们特色的资源,我们山林、竹林等资源,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集体的收入。”大黑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忠义说。

大黑冲村的蝶变是我县乡村振兴的缩影。同样令人振奋的是兴蒙乡下村白沙凹的崭新面貌,蒙古族民居掩映在花木丛间,生动展现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墙体彩绘点缀村庄。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升级,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通过“绿美乡村”建设使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和谐相融。这个高原上的蒙古族村落,正以产业兴、生态美、民族亲的生动实践,谱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作为我们边疆民族地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要团结一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处。我们要建设好边疆,搞好经济。我作为一个党员,带领好村民群众,发展好我们的产业,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继续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兴蒙乡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树芬说。

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深深扎根通海这片热土。从彝族村寨到蒙古族村落,从产业振兴到文化传承,各族干部群众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建设美丽家园的实际行动。我县将继续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发展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