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进行时】秀山街道:3吨稻花鱼入田 生态农业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原创
浏览量
为构建“稻鱼共生”的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7月4日,秀山街道6个沿湖社区在杞麓湖南岸连片稻田进行鱼苗投放,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在杞麓湖南岸六一社区的稻田里,青青稻苗迎风摆动,社区工作人员在市、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一尾尾鲜活的鱼苗送进稻田。随着水桶的慢慢倾斜,成群的鱼儿从桶中滑落,欢脱着向四处散开,在稻田里泛起层层涟漪。
“今天在我们整个临湖核心区的稻田种植区域,进行稻鱼综合立体种养的放鱼,涉及我们所有种水稻的6个社区,主要的重点放在六一和大树社区。六一社区是进行水稻收获前的测产,大树社区是水稻收获后测产,通过这种对比来摸索更能使稻鱼综合种养,提高它综合效益的方法。”秀山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许艳斌说。
据介绍,此次投放的鱼苗品种为元江鲤,共投放3.1吨。通过“以稻养鱼 以鱼促稻”的生态互利模式,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天然饵料,而鱼类以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为食,既能减轻虫害和草害,产出的鱼粪又可作为田间肥料。此外,鱼类游动会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增加水中的氧气,更利于水稻生长。
“鱼苗放在稻谷田里,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又能增加我们集体的经济收入,接下来我们将会加强管护,使这些鱼苗很好的生长,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能够有好的丰收。”秀山街道六一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主任张万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