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湖 我们在行动】以科技为笔 绘就生态农业新图景

原创
浏览量

通海县开展的蔬菜“减肥”试验,看似是田垄间的细微调整,实则是破解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深刻实践。这场针对芹菜、蒜苗、花椰菜等作物的科学探索,为高原湖泊周边地区走出“保增收”与“护生态”的双赢之路,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

长期以来,通海蔬菜产业依赖“大水大肥”模式,虽撑起了农户的“钱袋子”,却让杞麓湖承受着日益沉重的生态压力。面源污染的持续加剧,不仅威胁湖泊健康,更透支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此时推行减肥试验,恰是用科学手段重新校准农业生产的生态坐标——通过8组科学试验,精准测算化肥最优用量,以喷灌技术提升肥料利用率,用连续两茬试验确保数据可靠,每一步都彰显着“以科技求效益”的理性思维。

试验的精妙之处,在于既尊重现实又着眼长远。选用本地“四季芹菜”而非盲目引进新品种,确保技术方案与种植习惯无缝衔接;将有机肥与化肥科学配比,在减量同时保障11万株/亩的高密度种植,产量稳定,消除了农户对“减施就减产”的担忧。这种“接地气”的试验示范,让生态保护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可操作、能受益的具体实践,为大面积推广筑牢根基。

当减肥减药的技术标准逐步形成,当喷灌替代沟灌、配方肥替代粗放施肥成为常态,通海蔬菜产业将摆脱“高投入、高污染”的路径依赖,迈向“优质、高效、生态”的新赛道。这不仅意味着杞麓湖的生态负荷持续减轻,更意味着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