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春秋.通海》引发全网热议
“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6月23日18:2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通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节目通过“一城一脉”的独特视角,深度解码云南通海千年文化基因,首播即创下收视佳绩,该片以0.54%的收视率荣登上星频道同时段榜首,并引发相关话题,全网关注度不断提升。
这部30分钟的纪录片以“山围不锢 通汇四海”为主题,通过多个维度解码通海的千年文脉。开篇以兴蒙乡那达慕大会展现蒙古族戍边后裔的生活图景,揭示多民族交融的历史渊源、通海的显要位置;继而以考古视角呈现“一地三城”古城格局与“一颗印”民居建筑智慧;更通过沿湖民居墙嵌螺壳的独特现象,还原古代国际贸易站的繁华盛景;最终引领观众漫步“无额不匾、无柱不联、无壁不诗”的秀山,完成对“文彰武显、通江达海”城市精神的当代诠释。
这部30分钟的纪录片以“山围不锢 通汇四海”为主题,通过多个维度解码通海的千年文脉。开篇以兴蒙乡那达慕大会展现蒙古族戍边后裔的生活图景,揭示多民族交融的历史渊源、通海的显要位置;继而以考古视角呈现“一地三城”古城格局与“一颗印”民居建筑智慧;更通过沿湖民居墙嵌螺壳的独特现象,还原古代国际贸易站的繁华盛景;最终引领观众漫步“无额不匾、无柱不联、无壁不诗”的秀山,完成对“文彰武显、通江达海”城市精神的当代诠释。
这部30分钟的纪录片以“山围不锢 通汇四海”为主题,通过多个维度解码通海的千年文脉。开篇以兴蒙乡那达慕大会展现蒙古族戍边后裔的生活图景,揭示多民族交融的历史渊源、通海的显要位置;继而以考古视角呈现“一地三城”古城格局与“一颗印”民居建筑智慧;更通过沿湖民居墙嵌螺壳的独特现象,还原古代国际贸易站的繁华盛景;最终引领观众漫步“无额不匾、无柱不联、无壁不诗”的秀山,完成对“文彰武显、通江达海”城市精神的当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