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街村:大水漫灌成过往 新技智控焕农颜

原创
浏览量

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四街镇六街村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华丽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与高效并行的农业发展新路子,让村民尽享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

刚踏入六街村,大面积的喷灌设施就映入眼帘,黑色管道交织成网,延伸至每一块农田。村民杨英正站在自家农田旁,看着喷灌设备均匀洒出的水雾,满心欢喜。

“我们之前是拖着皮管浇,必须就要两个人,现在用灌溉水,一个人来就把该做的活计做了,之前基本上从安水机、拖皮管、收好要一个小时左右,现在4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四街镇六街村五组村民杨英说。

除了拉着管子浇水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外,曾经,六街村农田灌溉长期依赖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引发土壤板结和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严重影响耕地质量。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六街村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断增强水资源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在节本增效的同时,走上一条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之路。

“以前我们用水属于大水漫灌,都是放到田里面泡着,然后把田泡白了,就属于一种浪费,现在我们来浇水,拿着卡来,来打开开关,浇一两亩田,半个多钟头,就可以浇完回家去,以前我们在庄稼用肥上,都是拿着化肥来兑成水,然后拿皮管拉着浇,工序多、麻烦,现在我们只用拿着化肥来,撒在地里面,喷喷水,化肥它就化了,效果很明显。”四街镇六街村党总支副书记杨顺显说。

目前,六街村已启动高效节水喷灌水池建设项目,总投资达4000余万元,覆盖农田面积超过4000亩。打开电箱、轻刷水卡,仅仅两步,不下田、不脏脚、不费力的高效节水灌溉不仅让村民从传统繁杂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更为六街村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

与此同时,在六街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里,21亩无土栽培的小番茄已进入了丰产期。大棚内,水肥一体化系统已经铺设到了田间的各个角落,管理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在手机上一点,水肥就顺着纵横交错的管道,精准地滴落在小番茄的根部。

“无土栽培本身它就是节水节肥,整个园区20多亩,滴水滴肥只用15、16分钟,无土栽培在幼苗期12天我用10公斤肥,和土壤比下来,它就省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传统的12天最起码要用100多公斤,无土栽培栽出来的要比用土壤栽出来的口感要好,好吃得多。主要还有它没有土虫病害。六街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管理人员苏增明说。

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加持”下,园内的小番茄不但多汁香甜,比起传统种植模式,成本可节约30%左右,结果率可提高20%以上。

“无土栽培,水肥管理一体化,它的采摘周期比传统种植要延长1个月到2个月。我们这批是9月22号下种,从12月底开始采果了,你看采到现在还有好多成熟果没采,每株可以达到2.5公斤到3公斤,照目前的情况,还可以采到5月底或6月。六街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管理人员苏增明说。

“高效节水+无土栽培+水肥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不仅革新了六街村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六街村将持续深化农业科技应用,以创新为驱动,书写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