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种植结构 促融合发展:探索粮烟协同发展 红薯烤烟“一地双收”
原创
浏览量
秋意渐浓,金叶飘香。一块烟田,如何既种出好烟,又实现粮食增产,让烟粮协同发展?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探索“烤烟+红薯”的种植新路子,助力烟农增收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充实老百姓的“钱袋子”和“粮袋子”。
8月29日,在里山乡芭蕉村的一块烟地里,记者看到烟叶已采烤过半,金黄的烟叶下红薯长势喜人,一棵棵粗壮的红薯藤长满了田垄,轻轻扒开一垄红薯,只见已长出了好几个红薯,丰收在望!
“六月份种植,十月底采挖,现在两个月每株红薯基本上达到200克左右的重量,这个红薯的品种是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海拔进行改良的鲜食的、全新的红薯高端品种。它的特点是甜度高、肉质细腻、丝滑软糯、香气非常好。”云南惠森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进勇说。
在烤烟地里种植红薯,是由通海县烟草公司和云南惠森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粮烟协同发展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选取土壤偏酸性的山地烟区,种植当前市场上品种较好的“高原蔗薯”。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实现一地多产、一季多收的生产模式。据了解,红薯种植方便,技术要求低,种植前期不与烟株抢养分,结薯期还能充分吸收烤烟余肥,使烟叶更好翻色,提高烟叶品质。
“我们这边是属于公司统销统购,今年我们选择了烟田作为示范基地,在通海四街、里山两块基地试种60亩,目前烤烟的生长情况跟红薯的生长情况都非常好。”云南惠森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进勇说。
“烤烟+红薯”种植新模式,不仅增加烟农收入,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粮食安全方面,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全媒体记者 朱雁飞 吴文汝 审核 师云波